RELATEED CONSULTING
相关咨询
选择下列产品马上在线沟通
热线:188-1900-9076
你可能遇到了下面的问题
关闭右侧工具栏
宝安中心区携手前海,合力打造深圳国际化城市
  • 作者:
  • 发表时间:2020-07-07 11:32
  • 来源:祥昀企业操作部
               宝安中心区携手前海,合力打造深圳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2020年07月07日深圳祥昀企业了解到,128米高的巨型摩天轮——“湾区之光”重构深圳天际线,拥有1500个座位的大剧院、600个座位的多功能剧场的“湾区之声”——演艺中心精彩亮相,“高山流水”新地标——湾区产业投资大厦项目动工开建,滨海文化公园(一期)8月底将开园迎客。

       宝安中心区携手前海,共同发挥好湾区核心引擎功能,以世界知名湾区为坐标,发展势头迅猛的粤港澳大湾区,必将在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占有一席之地。

          放眼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穗深港黄金经济走廊和深圳发展横轴交会点上,宝安中心区以优越的区位优势、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而格外引人注目。

“宝安中心区既是大湾区核心,更是前海城市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宝安中心区规划展厅,宝安中心区事务发展中心副主任万晓兵告诉采访小组,宝安中心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3平方千米,包括滨海片区、碧海片区、大铲湾片区三部分。

        一桥相连,携手并进。滨海片区与前海,隔着一条双界河。从宝安新湖路驱车往东南,跨过长仅215米的11号桥,很快就到了前海的梦海大道。

       “这是促进宝安与前海产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物理纽带。”万晓兵说,毗邻前海,拥有城海相融的滨海空间,这是宝安中心区的独特优势。

       这里是深圳唯一的滨海城市中心地区,拥有10千米长的海岸线;这里的山、海、城相连,路、河、网相通……从位于10层楼的宝安中心区规划展厅窗户极目远眺,中心区和前海间的高楼大厦、城市绿地交融一体,不断刷新的天际线,不啻一串优美的音符,沿前海湾畔次第跃动。

      “高效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是我们携手前海致力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显著优势。”万晓兵说,6月底,随着穗莞深城际铁路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至前海段的开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网络将日臻完善,而城市新中心互联互通的轨道网络,无疑奠定了它在珠江东岸发展轴中的交通枢纽地位。

       “你看,这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新安街道俯拍图,上面仅有一些零星建筑,一片荒凉,现在的宝安大道以西地方,以前也都是鱼塘。”俯瞰中心区沙盘,讲述中心区变迁,耕耘宝安数十载的万晓兵感慨万千。

       作为行政大区、产业大区、人口大区,宝安区在深圳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深圳加快“双区”建设中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要当好“双区”建设先锋样板城区,无论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还是打造“湾区核心引擎”,携手前海、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和平台。

         从鱼塘遍野的一片滩涂,到如今的CAZ+TBD(中央活力区+科技创新服务区)功能定位,宝安中心区始终紧紧围绕与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这一主题,统筹规划,共享机遇,区域协调,发展突飞猛进,变化日新月异。

        公园预计8月下旬开园,向深圳经济特区40岁生日献礼。”郭志伟高兴地说,相信不久后,人们既能逛公园,又可乘坐“湾区之光”,俯瞰城市新中心的美景。此外,还能在“湾区之声”欣赏世界一流剧目,或徜徉数里长的海湾步道,看海天一色。

         占地38万平方米的滨海文化公园包含文化主题片区、艺术主题片区和运动主题片区。“滨海文化公园突破传统公园的单一公共绿色休憩场所概念,创造性地将多样化的城市功能整合到绿色生态系统中,城市与自然、文化与活力、休闲与商务有机融合。”郭志伟说,这里将营造出一个多元复合型“滨海都市公园”综合体。

         滨海廊桥工程工地上热火朝天。滨海廊桥将串联体育中心、中央绿轴、滨海文化公园等宝安中心区重大公共文体设施,强化中心区与滨海的联系,将滨海活力引入城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新形态。

          在滨海广场一侧的滨海廊桥主体工程项目B地块工地上,记者看到,这里的地下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已完成,工人们正在浇筑混凝土,预计9月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滨海廊桥的设计、建设都将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工地现场,华侨城深西集团规划设计中心总监、瑞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傅进毅说,借鉴纽约、首尔等城市“高线公园”理念,滨海廊桥工程是在国内率先规划建设地下、地面、地上三层一体的线状城市公共空间。廊桥北起宝安体育场,东联宝安图书馆,南至滨海文化公园,途中穿越中心区商务办公区公共绿带。

         “1.5千米长的滨海廊桥,将种植700多棵乔木,融运动、休闲、娱乐、交流、观景于一体。”傅进毅说,廊桥可以让身处都市“混凝土森林”里的人们轻松透气、亲近自然。

        坚持高质量发展,引领宝安当好“双区”建设先锋样板城区

        从一般城市建设区、宝安区级城市中心区,到市级西部次中心、城市双中心之一,再到城市新中心,经过近30年的建设,宝安中心区正着力打造大湾区重要活力区和科技创新平台,朝着与前海共建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目标大步迈进。

        “坚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是宝安中心区规划建设的一个永恒命题。”宝安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心区早期规划时,比较注重土地的商业价值,如今更加注重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谋划长远、造福市民,“好几个地块,原来都是商业用地,后来都调整用来配套建设公共基础设施。”

         作为穗深港黄金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宝安中心区重点布局科技研发总部和现代服务业总部,近年来更是积极引入一批优质企业总部入驻,至今已有8个总部项目落户。其中,易尚、农商行项目建设已竣工,亚太卫星、怡亚通等4个项目即将完工,vivo、俊峰这两个新建项目年内将动工。

         与滨海文化公园遥遥相望,在大铲湾半岛东侧,便是占地80公顷、投资370亿元、由腾讯主导建设的“互联网+”未来科技城,计划下半年动工,2024年完成一期工程。

         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预计年内动工,主要包括备受关注的沿江高速下沉改造段等三段跨海地下道路。工程完工后,宝安中心区、前海湾的海景将再无遮拦,一览无余。

         跨海地下通道、滨海廊桥,只是宝安中心区积极开发地下空间的缩影。近年来,针对中心区可建设用地少、航空限高的实际,宝安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发地下空间,高标准编制中心区地下空间规划。未来,中心区的商务办公区环境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吸引更多总部企业进驻,进而带动观光旅游、文化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助力宝安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产业大区到高质量发展的智创高地;从“西协”战略的桥头堡,到推动珠江口东西岸联动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建区28年来,新时代新征程中,宝安正全力跑出加速度,努力当好“双区”建设的先锋样板城区。

        “无论是区位、基础还是未来发展,携手前海,共同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的宝安中心区,前景令人十分期待。”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安中心区要积极作为,走在最前列,当好排头兵,以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推进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联合前海,融入前海,充分用好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扩区等机遇,合力加快建成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在滨海公园看海最佳观景点——观月台倚栏远眺,晴天艳阳下,强劲海风中,连成一片、一体发展的宝安中心区与前海到处一派勃勃生机。我们相信,在“双区驱动”效应下,这个前海湾片区的“龙头”,必将加速崛起,成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璀璨明珠。